让百姓坐上“健康致富”快车

发布日期:2013-06-05 作者: 点击:

                                                                                   让百姓坐上“健康致富”快车
                                                                      ——农工**同心帮扶大方县群众奔小康侧记

  “同心同行同向前,同心助医民心甜。照光化验不进城,防病治病到家庭。医院温馨人性化,康复休息有花园。病房按了呼叫器,换药打针不麻烦。”这首在大方县农村广泛流传的顺口溜,真实地反映了农工**帮助大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获得的赞誉。
  农工**作为统一战线帮扶毕节试验区的部门单位,20多年如一日定点帮扶大方。“大方不脱贫,农工*不脱钩;大方脱了贫,帮扶不断线。”这是农工**帮扶大方县的持久恒心。自2010年7月以来,为践行同心思想,农工**发挥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突出优势,围绕“同心助医”工程帮助大方县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围绕药品食品产业帮助大方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助推由大方县实施的毕节试验区同心药品食品产业园区建设,让群众坐上“健康致富”的快车奔向小康。
  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没有健康,哪有小康。”两年前,农工**有关领导来大方县调研时,曾留下这样的话语。
  群众的健康,在于构建城乡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医。
  农工**在帮扶大方县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这一主题。
  4月15日上午,大方县羊场镇卫生院一楼的五六间治疗室里,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各种医疗仪器,内科、儿科、妇产科、检验科、放射科、B超室、心电图室等科室齐全,医生们正在忙为病人就诊。二楼的26张床位全躺着输液病人。
  卫生院院长胡丽介绍,在农工**的帮扶下,羊场镇卫生院获得了17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还配备了“流动医疗服务车”,帮助培训医疗人员。过去卫生院里只有五 六名医生护士,看病的人冷冷清清,老百姓生病是“小病在家熬,最多捡点药,大病往县城跑”,2011年医院的年收入才30万元。现在是“有病就到卫生院,花上50元的门 诊费就能治疗”,老百姓对身体健康的重视来源于农村医保的实施和乡村医疗条件的改善,农工**的帮助促进了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在大方县迅速形成。2012年,羊场镇 卫生院医务人员增加到30人,医院年收入提高到170多万元。
顺便与几位病人闲聊。“我是羊场村莲花组的,我每年要跑医院四五趟治病。现在看病方便了,治疗完了可以回家做事情。”名叫马远锡的老人说。另一间病室里,住着的 两位男女老人是亲哥妹。哥哥叫余廷贵,家住朱仲河村;妹妹叫余廷芬,家住穿岩村。“我没有成过家,是一个人过,生病了打电话给妹妹家,就来到了医院。妹妹到医院 看我,顺便就住院。”余廷贵说,现在看病不交钱,乡镇的医疗条件好,有病就往医院跑。
  与乡镇卫生院治病的职能相比,村卫生室主要是搞好预防。在羊场镇穿岩村卫生室,卫生室工作人员陈明会介绍,村卫生室的主要职责是预防保健和解决一般小病。她的工作重点主要是进入农户家,了解群众的健康状况和搞好预防,对于健康状况差的人经常访视,掌握他们的情况,让他们得到及时治疗。
  深入大方县的其他乡镇,乡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与羊场镇大同小异。自2010年7月以来,为践行“同心”思想,打造“同心”品牌,农工**协调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 展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中恒集团在毕节试验区开展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贵州毕节贫困山区同心助医工程”项目。在大方县投入4600万元,用于培训基层卫生人 才,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促进医药卫生制度改革,树立标准化建设示范,帮助解决西部贫困山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取得卓著成效。
  ——服务条件全面改善。在2008年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天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出资387万元为大方县援建83所村卫生室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同心助医工程”项目,全面完成32所乡镇卫生院和164所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努力构建“农村半小时、社区一刻钟”的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圈。
  ——服务能力逐步提升。项目为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了2013件医疗设备和2787件服务设施。全县共有1981人次乡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得到“同心助医工程”项目培训,改写了过去有部分设备基本无人才的历史。
  ——应急救护初显成效。“同心助医工程”项目投入约679.2万元,省卫生厅投入143.76万元,共为大方县人民医院配备了两辆“流动医院车”,为所有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大方镇防疫保健所配备了“流动医疗服务车”,并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培训两个以上急诊急救组,县内所有医疗救护车全部统一服从县120指挥,初步建 立起了县内的急诊急救网络,和具备了进村入户服务的条件,为保障广大农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众得到真正实惠。从2011年下半年起,农村一般病、常见病患者首选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的比例逐步提高,许多重症病人在县级以上医院接受必要的治疗后就回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康复,在农村就可以享受到与县城医院差不多的待遇,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重病不出县”的目标。
  同心谋药业,群众“发药财”
  “我们公司来大方投资,看准的就是大方天麻产业的后发优势。”贵州同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传方用市场眼光分析,在全国迈向同步小康目标的时代特征下, 人们的消费将从汽车、住房、家电等生活必须品向健康卫生、旅游休闲转移。发展中药材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何选择大方县投资药品工业?王传方说:“农工*贵州省委牵线,真正深入大方考察,感觉这里投资环境好,土壤和气候适宜中药材种植,具备发展药材工业的‘天 时、地利、人和’条件。”
  “同威公司”选址位于大方县东关乡的毕节试验区同心食品药品产业园区,目前已经建成标准化厂房,今年5月可以投产。
  “黔中无闲草,遍地皆灵药”。大方县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成为中药材的“天然药库”,享有“中药材之乡”美誉。农工*紧扣这一优势,帮助该县制定了《大方县 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为让中药材产业的种植基地迅速上规模,农工**积极引进外来公司建基地,该县积极鼓励本地中药材公司建基地、鼓励农 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建基地,采取以奖代补、直补农户、企社农一体化等多轮驱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带动千家万户群众增收,使中药材产业基地迅速扩大。目前,在农工*中 央的积极引荐下,已经有广西梧州中恒集团、重庆九方源公司、贵州信邦制药有限公司等10余家外来企业入住建基地,本地不少中小型企业、农村合作社也纷纷转型种药。 2012年,大方县中药材产值达到了16万亩,带动全县农户人均增收达500多元。中药材种植已覆盖该县所有乡镇,形成支柱产业。预计2015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30 万亩以上,实现中药农业产值35亿元,中药工业产值47亿元,2020年将达70万亩以上,中药工农业产值将比2015年翻一番。
  工业企业是拉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大方县在农工**的支持帮助下,通过建毕节试验区同心食品药品产业园区,让药材就地加工增值,解决药材的销售问 题。目前,面积15.44平方公里的毕节同心食品药品产业园区建设经过努力,总投资2.65亿元的同心大道、神农大道工程已近尾声,盈田集团总投资5亿元的20万平方米 的标准化厂房已经基本结束,总面积5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二期工程正抓紧施工,目前园区共引进企业26个,现已建成投产3个,建成试生产1个,共计引资32.9亿元,已 落地资金21亿元。与此同时,结合大方县即将展现的交通枢纽优势,农工**积极呼吁、争取各方支持大方县建“西南中药材交易市场”,发挥中药材产业的区域辐射和 带动作用。
  让企业把握市场,把农村建成食品药品产业园区的“第一生产车间”,大方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思路明晰,势头强劲,种药致富已经深入人心,一批种药材乡镇形成, 一批种药大户出现,一批农民获得实惠,成为大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亮点。4月15日,在羊场镇羊场村坝子寨,肥瘦不同的地块里生长着各种药材,种药大户蒋正梅 介绍,自己承包了100亩土地种药,药苗都是自己育的本地当家品种,花去的投资只是土地流转费、肥料和小工费用共约10万元,估计有60万元的产值,可以实现利润50万 元。此外,她还与当地济民合作社共同承包土地200亩,由对方投资,自己出技术管理,效益对半分成。两项相加,就等于一个“百万富翁”。她还谦虚地告诉记者,她不 是这里最大的药材种植户,吴学刚、余廷富两人种植的药材就有900亩。“我们承包土地往往是三年的时间,请当地农民在自家地里务工,三年一结束,乡亲们学会了种药 材技术,往往把土地留下来自己种药材,我们又到其他地方租地。”蒋正梅的话语透露着这样的信息:大方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从乡土能人、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公司中 点燃产业之火,不断向广大农民中间燎原。发展这一产业的终极目标,是群众搭上致富的快车奔向小康,其中的有力推手,是在农工**的帮扶下,*主导中药材产业 成规模发展和工业化的强力拉动。
  农工**对大方医疗卫生和中药产业发展的帮扶,为大方县建成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文网址:http://a5j0w6.nwke.cn/news/353.html

相关标签:中药产品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威门大健康商城威门药业二维码
    威门大健康商城威门药业二维码

贵公网安备 52011202003156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删除内容,谢谢!
91香蕉嫩草影院入口链接链接精品永久人人视频中文免费永久人人视频链接链接